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绿地中心北塔44楼
河南雅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
前言
国际皮肤科研究将肤质分为中性、干性、油性、混合性、敏感性五大类。其中干性与油性属于基础肤质类型,其他类型多由这两者演变而来。
触感:清洁后1小时仍感觉紧绷,尤其脸颊部位
视觉:毛孔细小,易出现细纹或脱屑
皮脂分泌:日均皮脂量<100μg/cm²(实验室数据)
环境反应:换季时泛红、起皮现象明显
触感:洁面后2-3小时即出现明显油光
视觉:毛孔粗大,常见黑头、白头
皮脂分泌:日均皮脂量>200μg/cm²
环境反应:夏季出油加剧,易长痘但皱纹较少
全脸油光→油性
T区油+两颊干→混合性
紧绷起皮→干性
洁面后3小时,将吸油纸轻压面部:
半透明油渍>3处→油性
零星油渍+纸屑附着→干性
T区油渍明显,U区无油→混合性
连续7天记录以下指标:
时间/指标 | 晨起油光 | 午间触感 | 上妆卡粉 |
---|---|---|---|
干性皮肤 | 无 | 紧绷 | 频发 |
油性皮肤 | 明显 | 滑腻 | 脱妆 |
科学上并不存在这种分类。这种现象往往是屏障受损导致的代偿性出油,本质仍是干性肤质。表现为:
表面油光却感觉干燥
使用控油产品后脱皮
解决方案应侧重修复屏障而非控油
皮脂腺活动受温度影响显著:
温度每升高1℃,皮脂分泌量增加10%(《临床皮肤科杂志》)
冬季干皮可能转为中性,油皮可能表现为混合性
清洁:选用APG表活洁面,水温32-35℃
保湿:含神经酰胺+胆固醇的”生理脂质”组合
禁忌:避免含酒精、水杨酸等剥脱成分
清洁:晚用氨基酸+皂基复配洁面,晨间清水洗脸
控油:添加PCA锌、烟酰胺成分的护肤品
误区:过度清洁会导致越洗越油
T区:轻拍含金缕梅的收敛水
U区:厚涂B5泛醇保湿霜
若居家测试仍存疑虑,可借助专业检测: